家風是一本書,寫滿中華民族的智慧;家風是一棵樹,歷經千年依舊生生不息;家風是一條河,流過廣闊的時空卻依舊清澈。作為一種優良的精神載體,在省級文明家庭姚俊福家庭里,他們用言傳身教,弘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,傳承良好家風家訓。
在姚俊福的記憶中,家人給他傳遞的思想是:當你決定做一件事時,要慎重選擇,然后持之以恒堅持下去。正是這樣的家風,讓他從小在良好的環境里成長學習,成了村子里首批大學生。
參加工作后,2015年,他主動申請擔任駐村第一書記。當面對農牧民,不會藏語、沒有藏區生活和工作經驗的他,竟不知從何下手。為了攻克這些困難,他把農牧民當家人,與他們同吃同住,學習藏語,始終工作在一線。
通過學習走出大山的姚俊福深知教育對藏區的重要性,在當地政府和稅務局的支持下,免費開辦了5期公務員培訓班,通過智力幫扶,為藏區扶貧事業留下了一支帶不走的隊伍。
2016年,來自秦巴山區的姚俊福和何秋蓉走進婚姻殿堂,開啟人生新征程。通過讀書走出大山的夫妻二人,吃苦耐勞、勤儉樸素。遇到困難,攜手攻克,若有不同意見,則換位思考、合理溝通,共同營造出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。何秋蓉性格溫善、吃苦耐勞、勤儉節約、孝敬父母,夫妻二人4年兩地分居的日子里,她一人帶著孩子,伺候著身體多病的婆婆,經營好家庭的“大后方”。
在姚俊福眼中,家庭是船,事業是帆。“在妻子的理解和支持下,我來到離家1000公里外的雪域高原擔任駐村第一書記。”姚俊福表示,正是妻子的鼓勵,讓他在面對不會藏語、不會喝酥油茶等問題時,沒有退縮,而是迎難而上。
流轉1000畝土地,發展集體產業,實現貧困村脫貧摘帽……在擔任駐村第一書記期間,姚俊福用心用情融入到農牧民中去,秉承著“扶人心、改現狀、謀未來”的幫扶理念,提出“近抓培訓、遠抓教育”的智力幫扶思路,為待業學生免費舉辦培訓班,助力21人實現就業,營造出良好的教育氛圍,樹立了“知識改變命運”的思想,為當地扶貧事業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隊伍,進一步促進民族團結進步。
何秋蓉在工作中也是一名“尖兵”。作為一名審計人員,她用“敬業、勤務、精業”的工作態度,用“細致、精致”的工作標準對待每一個審計項目,出色地完成了工作任務。
忙碌的工作讓夫妻倆在面對孩子時,總覺得有太多的虧欠。但即使如此,在教育孩子方面,姚俊福和何秋蓉杜絕溺愛,言傳身教,做好孩子的榜樣。“首先要自己做好表率,才能潛移默化地讓孩子跟著學。”姚俊福說,也就是要自覺遵守社會公德,踐行良好生活習慣,讓孩子在健康的環境中成長。
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闡釋·文明家庭
創建文明家庭是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重要內容,是營造良好社會風氣的重要支撐。創建文明家庭,要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,以注重家庭、注重家教、注重家風為著力點,促進家庭和睦,促進親人相親相愛,促進下一代健康成長,促進老年人老有所養,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、民族進步、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,成為人們夢想啟航的地方。
?。ňd報融媒記者 尹秦 實習生 趙婉汝)
編輯:譚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