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像一朵向陽而生的太陽花,總是充滿溫暖。如今,中國好人鮮嬌姣又奔走在公益助殘的道路上,溫暖自己,照亮他人。
鮮嬌姣出生在一個普通家庭,23歲那年,命運跟她開了一個玩笑,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讓她的余生都需要與輪椅為伴。事故發生后,她沒有氣餒,她從市場上淘來一臺舊電腦,并聯系到綿陽當地一家電子廠,在家中進行電子零件的纏繞和組裝。第一個月,鮮嬌姣順利地完成了全部產品,從電子廠拿到第一筆靠自己勞動賺取的工資,她激動得流下了眼淚。短暫的開心后,她想到了在事故發生后,一直鼓勵她、陪伴她、幫助她的父老鄉親。“鎮上的青壯年大多外出務工,留守在家的奶奶、阿姨們農閑時間就帶帶小孩什么的”,鮮嬌姣說,她覺得大家可以利用空閑時間兼職做事。
于是,在鮮嬌姣的牽頭下,“留守婦女團隊”應運而生。團隊不但從電子廠拿到了更多的訂單,而且電子廠老板說,只要是她們團隊的產品將全盤接收。慢慢地,鮮嬌姣帶領的團隊有了名氣,其他村的留守婦女都找到她,希望加入團隊。
2016年5月,鮮嬌姣因為帶動留守婦女增收致富的事跡受到當地群眾廣泛認可,被綿陽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、綿陽市殘工委評為“自強模范”。
對鮮嬌姣來說,比起身體上的傷痛,更需要的是重繪生活色彩的勇氣。在全國第十一屆殘運會暨第八屆特奧會期間,鮮嬌姣作為我市運動員代表四川省出戰輪椅舞蹈比賽。訓練之初,由于訓練室內沒有空調,鮮嬌姣只能長時間在悶熱環境下排練。“我們站位、走位全靠轉動輪椅,如果地板不是特別滑,轉動輪椅的時候就會比較困難。加上拉丁舞節奏比較快,經常練一會兒就全身是汗了。”鮮嬌姣說。
除此之外,鮮嬌姣還有很多身份。在公益助殘方面,她在相關機構支持配合下,組建了“綿陽市希望之家生活能力重建訓練營”,為同她一樣的殘疾傷友提供心理重建、生活重建、職業重建的機遇與輔導。2020年,綿陽市殘聯為訓練營授牌“殘疾人輔助就業基地”。鮮嬌姣說,“希望越來越多的傷友接受各方面輔導,幫助他們學習到適合自己的技藝。”
?。ňd報融媒記者 郭若雪)
編輯:譚鵬